编  辑  分  享 ✦

 Editor‘s Sharing 


耶稣为何常常与人一起吃饭?


路加福音记载了耶稣的十次筵席。从特莱茨博士描述的文化细节中,我们更深体会到主耶稣常常与人坐席的原因之一:

将神的饶恕与接纳带给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。


| 柯言



在我的家乡,有一种近年来兴起的“吃饭文化”。朋友相聚,各人都尽量做一次东道主。倘若第一顿饭有4方代表出席,那最后多半会变成4次饭局!吃饭文化变得一言难尽……


主耶稣却常常和众人一起吃饭。四福音书有多处描述耶稣与人同坐筵席的场景,其中记载次数最多的是路加福音,共10次。[1]


并非每次筵席都是宾主尽欢。特莱茨指出,马大和马利亚接耶稣去她们家,动词“接待”是hupodechomai,表示非常热情的待客方式(路10:38)。撒该接待耶稣,也是这个动词(和合本译为“欢欢喜喜地接待”)。但是法利赛人邀请耶稣赴宴,却不是这个动词。特莱茨据此推测,邀请耶稣的筵席中,有一部分或许是“怀有敌意的场合”。[2]


主耶稣为何常与众人一起吃吃喝喝?他甚至与那些怀疑他的法利赛人同席,还要接受他们的挑战?


主耶稣自己曾在撒该家的筵席上回答这个问题:“人子来,为要寻找、拯救失丧的人。”(路19:10)。所以他走入人间,在旅途中、在筵席上、在教导里,去寻找那些如羊走迷的人,带给他们神的饶恕和接纳。


特莱茨博士对这些筵席的解读,除了经文的含义,还补充了背后的文化细节,帮助我们更深体会到主耶稣这句话的含义。



犯了罪的女子


一个突出的例子,在第七章法利赛人的筵席。来了一位犯了罪的女子,她“站在耶稣背后,挨着他的脚哭”(路7:38)。因为泪水滴在耶稣脚上,她就用头发擦耶稣的脚。


特莱茨告诉我们,“在当时的犹太社会,女人当众解开自己的头发是不体面的做法,会引人非议”。[3]我们想象一下这位女子的处境:犯了罪,人尽皆知,却还去了法利赛人的筵席,还不顾体面,解开自己的头发——她是多么绝望,才有这一系列的行为![4]这样一个人,被她的族群拒绝,只能拿着盛了香膏的玉瓶去见耶稣(路7:37),几乎是献上自己最后的、唯一体面的“祭”。


然而,在众多鄙视她的法利赛人面前,耶稣接纳了她的行为,更赦免了她的罪(路7:48)。



税吏利未


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,讲述耶稣如何借助筵席去寻找、拯救失丧的人。


他接受利未的邀请,去利未家里和很多税吏与罪人一起吃饭(路5:29-37)。税吏也游离于以色列群体之外,被这个族群所鄙视。“人们憎恶税吏,因为他们以欺诈著称,且被视为……叛徒。”[5] 可是耶稣却呼召这样的“叛徒”作自己的门徒(路5:27)。



税吏撒该


路加记载的第七个筵席是在撒该家里。撒该也是税吏,甚至因为身材矮小,几乎连瞅一眼耶稣的机会都没有,只能爬上桑树,才得以看见耶稣的样貌。然而耶稣却主动叫出了撒该的名字,还去他家里吃饭住宿(路19:1-10)。



总结


谁配得赦免与永生呢?那些世界所认定的“罪人”,那些被世界排斥、身居社会边缘的人,他们有机会看见耶稣吗?有机会听到福音吗?


经文告诉我们,主耶稣借助筵席,打破了社会的等级界限,主动去寻找这些边缘人,让他们能够看见他,靠近他,听到神赦罪的福音。


特莱茨在解释路加福音14:12-14(关于筵席座次的比喻)时,这样说:



耶稣告诫所谈论的那个人不要宴请自己的同伴或同类的人,即亲朋好友、同事邻里这些他习惯往来的人。这些人无疑可以报答他的善意,并按照礼尚往来的习惯,用同样好客的方式回请他。本质上这不过是等价交换(quid pro quo),长时间来看双方都不吃亏。但是,在耶稣看来,那即将来临的神国将彻底颠覆这种模式:“倒要请那贫穷的、残废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。”(路14:13;留意这些人也受邀出席14:21的大筵席)这些穷困残障的人无法回报他们所得到的善意款待。邀请他们就成了完全出于怜悯和恩典而善待关爱他人的举动。[6]



耶稣时代的筵席有它自身的传统和社会角色,[7]但主耶稣打破了那些人为的界限,将神的赦免和接纳赐给社会的边缘人。


今天的吃饭文化也有各种情谊或缘由在其中,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必要。但它是否把参与者限定在一个礼尚往来的圈子里?是否像主耶稣那样,打破人为的社会等级界限,去邀请那些“贫穷的、残废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”?我们基督徒身处这样的饭局文化中,该如何回应呢?


倘若那时的文化潮流不是筵席,而是咖啡馆、民俗馆,主耶稣也一定会常常去那里与人一起喝咖啡、看民俗。他也同样会遭到质疑。但他依然会去,因为“人子来,为要寻找、拯救失丧的人”(路19:10)。



✦  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  ✦

全套34册 | 简体/繁體

人人都能读的高品质释经书

点击了解更多→ cbcs.endao.co


[1] 十次是依据特莱茨(2021)的解析。

[2] 阿利森·特莱茨,《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十二卷上:路加福音》,任涛译(香港:恩道出版社,2021),267。

[3] 特莱茨,《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十二卷上:路加福音》,200。

[4] 特莱茨认为,这位女子解开头发,可能是因为对习俗麻木,但更可能是“因悔改和感恩而放开自己,不受约束”,201。

[5] 特莱茨,《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十二卷上:路加福音》,161。

[6] 特莱茨,《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十二卷上:路加福音》,323。

[7] Jamir Lanuwabang, Exclusion and Judgment in Fellowship Meals: The Socio-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1 Corinthians 11:17–34. The Lutterworth Press, James Clarke & Co Ltd, 2016.